当前位置:
浙江科技大学2025届本科毕业生生源信息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12-17 00:00:00    浏览:2,784 次

浙江科技大学欢迎您!

学校简介

  学校前身由浙江大学和杭州市于1980年创办。2022年成为浙江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经过40多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国际化办学和区域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省属本科高校。

  学校现有杭州小和山、湖州安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900余亩。设有17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56个本科专业,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9000余名,来华留学生1400余名。

  学校拥有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学术水平高、师德师风高尚、梯队结构合理的优秀人才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1700余名,专任教师136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550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1%。拥有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顶尖和国家级人才近30人次,省部级人才近120人次。

  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全力提升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现有“十四五”省一流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1个,省重点实验室、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和智库17个。拥有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与地方合作共建地方研究院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21个。近年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9项。

  长期以来,学校致力于建设“德国模式、中国特色”新型现代应用型大学,秉承“崇德、尚用、求真、创新”校训,坚持“学以致用、全面发展、注重创新、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以打造“卓越工程师的摇篮”为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国际素养和社会责任的卓越应用创新型人才。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入选学校和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项目建设高校,是浙江省数字化制造产教融合联盟牵头单位。现有国家级、省部级实践教学平台38个,国家级、省级专业40余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70余门,国家级、省部级教材(项目)60部(项),11个专业通过中外专业认证。近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全国优秀教材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6项。近5年获得国家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6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及薪资水平位居浙江省高校前列,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始终将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国际化总体水平居浙江省硕博授权高校第3位。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中德论坛”基地建设单位、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是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院校。与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境)外近160所高校(机构)签订各类合作交流项目200余项,建有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海外孔子学院2所。学校中德合作办学具有厚重历史和独特优势,先后执行中德省州、两国政府级合作办学项目,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试点院校,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对德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德国总理默克尔在G20杭州峰会期间对学校中德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伍尔夫曾亲访学校。

  面向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立德树人,加快学科登峰,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科技大学,努力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数据截至2024年9月10日)

浙江科技大学2025届本科毕业生基本信息及联系方式

二级学院

专业名称

毕业生人数

联系人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324人)

车辆工程

43

孟老师

85070222

 

车辆工程(双元制)

3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8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本一体化)

3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

69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54

智能制造工程

65

汽车服务工程

1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431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7

周老师

方老师

85070271

 

 

机器人工程

58

机器人工程(中澳联合培养)

31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52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本一体化)

34

自动化

93

自动化(中本一体化)

35

测控技术与仪器

1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503人)

电子信息工程

66

谢老师

85070317

王老师

85070300

来老师

850703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1

人工智能

74

软件工程

80

数字媒体技术

73

数字媒体技术(中本一体化)

35

通信工程

63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406人)

城乡规划

52

张老师

郭老师

85070501

吕老师

85070502

城乡规划(第二学士学位)

7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46

工程造价

63

建筑学

57

土木工程

98

土木工程(中法合作办学)

83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355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

49

叶老师

85070367

化学工程与工艺

76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

65

生物工程

60

食品科学与工程

52

制药工程

53

环境与资源学院

120人)

环境工程

51

沈老师

85070961

轻化工程

38

轻化工程(单)

31

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

530人)

表演

30

李老师

张老师

许老师

85070559

 

 

产品设计

30

动画

61

服装设计与工程

43

服装与服饰设计

83

工业设计

53

环境设计

60

环境设计(中职)

30

摄影

20

视觉传达设计

109

经济与管理学院

642人)

财务管理

101

李老师

陈老师

85070619

工业工程

61

国际经济与贸易

26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班)

13

国际商务

65

国际商务(国际班)

14

国际商务(中澳联合培养)

22

金融工程

36

经济学

41

经济学(中美合作办学)

86

市场营销

75

物流管理

5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9

人文学院

69人)

汉语言文学

69

姚老师

85070631

理学院

242人)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70

来老师

85070713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法合作办学)

74

信息与计算科学

66

应用物理学

32

外国语学院

74人)

英语

76

王老师

85070668

中德学院

93人)

德语

43

丁老师

85070406

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2+3)项目

50

中德工程师学院

243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办学)

16

沈老师

85070480

工业工程(中德合作办学)

118

土木工程(中德合作办学)

109

 

4060

 

浙江科技大学2025届硕士研究生毕业信息及联系方式

二级学院

专业

毕业生人数

联系人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机械

107

陈老师

85070202

机械工程

16

车辆工程

1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4

徐老师

85070256

机械

65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机械

39

王老师

85070321

应用统计

35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35

崔老师

85070501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

45

方老师

85070329

资源与环境

4

应用统计

11

机械

44

环境与资源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

22

杜老师

85070656

资源与环境

28

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

艺术

45

李老师

85070559

经济与管理学院

应用统计

38

杨老师

85070618

国际商务

31

人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89

翟老师

85070638

理学院

数学

25

沈老师

85070713

物理学

21

应用统计

29

机械

1

合计

 

742

胡老师

85070217

 

备注:▲用人单位可登陆浙江科技大学就业网直接发布需求信息(具体操作:点击网站首页“用人单位注册”,按照要求填写单位基本信息,提交后即可发布招聘岗位及要求);▲或把招聘简章发送到校就业网首页邮箱zustjob@zust.edu.cn

浙江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
电话:0571-85124573、85121710    传真:0571-85124573    
Copyright © job.zust.edu.cn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技术支持:杭州步长科技有限公司(www.zghzbckj.com)    电话:0571-88113325
微就业公众号
浙科微就业
企业QQ群